首页 > 最新动态 > 【通知公告】征集项目合作:共筑低端废塑料高值化利用产业链
最新动态
【通知公告】征集项目合作:共筑低端废塑料高值化利用产业链
2025-07-161

本文字数:1628字

阅读时间:5分钟

低端废塑料因成分复杂、回收价值低,长期面临“填埋污染土壤、焚烧释放毒素”,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环境难题。云南华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 “华洲生物”)秉持 “科技赋能循环经济” 的使命,联合清华大学顶尖科研团队,致力于攻克低端废弃塑料治理难题。


一、项目概况

华洲生物聚焦不可回收利用的低端废塑料,通过构建独特回收产业链,将其与木薯渣等裂解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生物燃油,实现高值化利用。该技术具备零填埋、零焚烧、无二次污染的特点,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处理方式带来的弊端,将 “白色污染” 转化为 “绿色资源”,有力推动了再生资源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升级。


二、原料要求

该技术参考相关再生塑料标准及行业经验,对原料有一定要求。无回收利用价值的聚乙烯(PE)、聚丙烯(PP)、PE 或 PP 铝塑复合材料、SBS、SEBS 等为较理想的原料,而聚氯乙烯(PVC)及分子链中含有酯基(-COO-)的 PET 类等不适合本技术。同时,低端废塑料中的杂质应尽量少,避免影响裂解效果及损坏设备,含剧毒、强腐蚀性物质或大量有机物污染的废塑料也不在适用范围内。


三、合作契机与规划

华洲生物低端废塑料制生物燃油技术年内将落户曲靖市化工园区。结合云南塑料资源回收利用现状,公司精准锚定传统体系中难以处理的低值废弃塑料,建立云南传统废旧塑料回收企业尚未涉足的低端废塑料收购体系。现诚邀行业内人士、企业、机构积极提供废弃塑料资源相关信息(包括产生源头、产量规模、分布区域、现有处理方式等内容),积极参与到低端废塑料回收产业链的建设中来。


四、合作意义

参与本项目合作,不仅是对环保事业的有力支持,更是顺应资源循环利用趋势,挖掘潜在经济价值的战略之举。通过我们携手合作,实现信息资源互通共享,共同推动云南省塑料循环经济迈向 “全品类利用、全链条升级” 的新阶段,为实现我省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。

如有相关信息或疑问,欢迎联系云南省塑料行业协会秘书处。希望大家抓住机遇,寻找新的发展商机,共创美好未来!

联系电话:0871-63155801

红太阳集团

一、红太阳集团发展简况

(一)集团简况

红太阳虽1989年靠借资5000元起家,但带着“家国情怀和为人类健康”的使命,历经36年忘我奋斗,不仅为国家创造了一家发达国家“百年”未能实现的“前无古人”的双主业“生命健康”产业链主导的25种全球“话语权”产品;而且改写了世界绿色农药技术和市场的历史格局;成功为国家创造了一家拥有“六大行业壁垒”的净资产超“千亿”、员工超“万名”的、拥有“中国制造、民营、现代服务业”等五项“500强”的全球化高新技术产业集团。其中核心主业位居农药制造“世界10强、亚洲3强、中国13连冠”;“专利”位居中国企业专利“39强”的战略性新型产业集团。

(二)历经十年产业转型升级,创造了“双主业”新业态、新赛道。为国家创造了一家发达国家“百年”未能实现的“前无古人、自主可控”的、前沿科技颠覆全球的、“一链‘双主业’六大产业集群”的、全球生命健康产业首家“零碳工厂”产业集群企业;而且改写了世界绿色农药技术和市场的历史格局。

二、云南华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业园基本情况

项目分二期四批建设,力争七年目标五年完成。项目总投资163.01亿元,规划用地4368亩,拟建“世界唯一、自主可控”的从可再生资源到非粮“生物质新能源、生化农业、生物医药和生化新材料”等“四大”产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型产业的世界生命健康首家“零碳工厂”产业集群。

其中首期投资55.33亿元,规划用地1101亩,主要建设“世界唯一、自主可控”的生物质新能源、新吡啶碱、双酰胺类新型绿色“三虫”杀虫剂(氯虫、氰虫、溴虫)、绿色环保“双草”(敌草快二氯盐、L-草铵膦)和数字跨境供应链等“五大”产业与供应链项目集群。

首批项目建成达产后,可实现年营收“超200亿元”;年净利“超25亿元”,年税收“超5亿元” 新增就业“超万名”(含上下游)的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集群基地。

到2030年项目全部建成,可实现年营收“超1200亿元”,年创利润“超200亿元”,年上交税收“超35亿元”,带动就业“超万人”的全球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。
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